切換到寬版
  • 廣告投放
  • 稿件投遞
  • 繁體中文
    • 6130閱讀
    • 11回復

    [原創(chuàng)]紅外鏡頭的主要類型及其設計方法 [復制鏈接]

   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    離線小火龍果
     
    發(fā)帖
    923
    光幣
    2136
    光券
    0
   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樓主  發(fā)表于: 2020-01-10
    1.1 常規(guī)的一次成像 [yz;OoA:;  
    q_!3<.sf  
    鏡頭常規(guī)的一次成像鏡頭,比如F數(shù)為2,視場在3.5°~30°左右,焦距在25mm~200mm之間,設計比較簡單,一般在不采用非球面和衍射面(即二元光學元件)的情況下,三片透鏡就能達到要求。 E)Dik`Ccl  
    |$Td-M^)  
    如果探測器沒有冷光闌,那么可以把孔徑光闌放在第一片透鏡上,第一片透鏡也就是入瞳。第一片透鏡的口徑大概就等于系統(tǒng)的焦距除以F數(shù)。比如焦距為150mm,F(xiàn)數(shù)為2,那么第一片透鏡的口徑大概就是75mm左右。常規(guī)的一次成像鏡頭,比如F數(shù)為2,視場在3.5°~30°左右,焦距在25mm~200mm之間,設計比較簡單,一般在不采用非球面和衍射面(即二元光學元件)的情況下,三片透鏡就能達到要求。一般非致冷型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可以采用這種結構的鏡頭。因為目前非致冷型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性能還是比較差,所以可能要把F數(shù)做到1左右,以收集到足夠的能量,減小系統(tǒng)的噪聲等效溫差(NETD)。 如采用帶冷光闌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,比如用斯特林(Stirling)循環(huán)致冷機致冷的焦平面探測器,為了充分發(fā)揮冷光闌的效益,必須以該冷光闌為其孔徑光闌,這會給光學設計帶來一定難度。同時,因為鏡頭的孔徑光闌位于整個光學系統(tǒng)之后,鏡頭的徑向尺寸會大大增加。比如,焦距還是150mm,F(xiàn)數(shù)還是2,此時第一片透鏡的口徑就不是75mm左右了,可能會達到150mm。以冷光闌為孔徑光闌的紅外鏡頭,如果只采用球面透鏡,三片透鏡也能達到要求。其設計方法是,采用+、-、+結構,在中波紅外波段,可采用Si、Ge、Si的組合,在長波紅外波段,可采用Ge、AMTIR-1、Ge的組合?梢哉乙粋結構相似的鏡頭數(shù)據(jù),或找一個專利,或在光學設計軟件中找一個例子,設置好焦距的目標值,用SYNOPSYS™、CODE V或Zemax軟件優(yōu)化,很快就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。 >Q YxX<W  
    {z w#My   
    1.2 大口徑長焦距兩次成像鏡頭常規(guī)的一次成像鏡頭。 61wiXX"N  
    OA+W$  
    如果繼續(xù)增大口徑,加長焦距,我們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鏡頭的徑向尺寸會迅速增大到無法實現(xiàn)的地步。 比如,設計一個焦距350mm、F/2、2°視場的兩次成像鏡頭,可以選一個焦距50mmF/2、14°視場的以冷光闌為孔徑光闌的一次成像鏡頭,再加一個7倍望遠系統(tǒng),望遠系統(tǒng)的入射孔徑175mm,出射孔徑25mm。或者選一個焦距25mm、F/2、28°視場的以冷光闌為孔徑光闌的一次成像鏡頭,再加一個14倍望遠系統(tǒng),望遠系統(tǒng)的入射孔徑175mm,出射孔徑12.5mm。最后把望遠系統(tǒng)和成像鏡頭接在一起進行優(yōu)化,優(yōu)化時還是把冷光闌作為孔徑光闌,在Zemax的優(yōu)化程序中,用操作數(shù)ENPP把入瞳控制在系統(tǒng)的第一面上。采用這樣的方法,既可滿足冷光闌的匹配要求,又能夠控制透鏡的尺寸。當然,代價是鏡頭的長度較長,鏡片較多。 _Q